夯实基础 开拓创新 温州市鹿城区全面开启生活垃圾治理2.0模式

发布时间:2021 - 02 - 09 08 : 58 信息来源:市综合执法局(市城市管理局) 浏览次数:

2021年温州市鹿城区始终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关键民生实事”,坚持以加快垃圾分类设施建设、普及桶装化收运、升级中转服务、扩大分类宣传等垃圾分类工作关键环节为抓手,不断夯实基础、开拓创新,全面开启鹿城区生活垃圾治理“2.0”模式。

加快“分类设施”建设,助力垃圾分类习惯“向前再推移”

鹿城区通过对投放设施进行改造与更新,让科学合理、简单便民的分类设施走进居民日常生活,让“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等垃圾分类措施,向前再推移、向群众靠近,助力市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意识的形成。

分类投放设施功能化,满足多方需求。鹿城区因地制宜,落实好“高层撤桶”、“撤桶并点”,并根据实施条件在各居民小区建设多功能垃圾收集房(时尚小屋),引导小区居民在多功能垃圾收集房中进行正确分类投放。目前成效显著:仰义安心公寓的分类投放准确率已达到90%以上,五马飞鹏大厦仅需一座多功能垃圾收集房即可承担300余户居民的分类投放。当前,已完成30座多功能垃圾房建设,下一步将全面推进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规范化、科学化、洁净化建设。

分类投放设施智能化,提升居民满意。引进有经验有资质的环保企业,试点推进智能化分类投放设施建设,建立分类积分账户,设置积分超市等,让正确的分类投放行为获益;据测算鹿城区每日人均垃圾产生量约为1.09公斤,智能化试点的聚英家园,居民每日人均垃圾投放量约为0.36公斤,除去商业环境产生量的影响,智能化分类投放设施实现了30%的减量。目前,鹿城区正在推进覆盖全区居民小区的智能化垃圾分类市场化项目。

分类投放设施标准化,推进规范建设。制定投放点建设标准,提升改造后配备二分类以上投放设施、洗手台、照明设施,张贴宣传海报等,促进改造标准化。日前鹿城区进行实地排查,并制定背街小巷老旧垃圾坞提升改造计划,已完成115余座背街小巷老旧垃圾坞的改造提升工作。

普及“以桶换桶”收运,破解垃圾分类收集“前端大难题”。

鹿城区针对中心城区老旧小区密集且基础设施薄弱,背街小巷狭窄造成大型清运车难以进入等特点,率全市之先创新推进“以桶换桶”清运模式,以问题为导向,精准发力,破解前端收集大难题。

“空桶置换”,破解混收难。通过对投放点更换空桶与载桶式清运代替了人力三路车混合收运,做到收运作业中垃圾全程封闭,从源头上杜绝垃圾混合收运与滴撒漏现象。

“分桶收集”,破解混运难。操作人员将根据不同类型进行分时、分地、分道作业,改变了混合作业的方式,保障了分类运输效果。

“脏桶清洗”,破解卫生难。中转站设置清洗消毒区,安排专人对清洗消杀,保证桶与车整洁干净,拉近分类投放距离。

截至目前,鹿城区“以桶换桶”模式已有177辆载桶式电动清运车,覆盖收运261个居民小区,下一步,鹿城区仍将全面推进“以桶换桶”模式。

升级“分类中转”服务,打通垃圾分类转运“最后一公里”

鹿城区以《鹿城区生活垃圾分类中转运输管理实施方案》为基础,全方位升级城区老式生活垃圾中转站,多措并举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管理,打造划区科学、功能明确、服务完善的新型“分类中转站”,有效解决“前分后混”质疑,打通生活垃圾全程分类“最后一公里”。

分类中转规范运行。鹿城区对中转站实施“一站一策”,“分站分道分时”消纳易腐与其他垃圾,并对不同种类的厢体进行喷涂,提高辨识度,一系列举措倒逼垃圾清运人员进行规范收集、规范消纳;年内实现全区31座中转站的分类运输工作。

易腐直运高效作业。易腐垃圾直运专线通过定时定点的方式将易腐垃圾从覆盖到的居民小区收集后直接运输至处置厂,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污染风险,目前,已有5条易腐、1条其他直运专线正在持续运行,受益居民达31000余户,年内计划再运行7条,使总数达到12条,进一步提高便捷生活垃圾分类直运受益面。

有害垃圾专项收运。鹿城区规范有害垃圾收运,通过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有害垃圾管理工作的通知》,开通13条有害垃圾专项收运线路,对有害垃圾进行规范收运;通过定期收运、预约上门收运等形式,对有害垃圾进行专项收集,集中后统一运输进行专项处置。自有害垃圾专项收运线路开通运行以来有害垃圾已累计收运5175公斤,占今年全市累计收集量的30%以上。

扩大“分类时尚”宣教,营造垃圾分类参与“全民共同体”

鹿城区在垃圾分类宣传动员方面,结合实际、深挖特色,创造一批具有鲜明鹿城风格的垃圾分类宣传、宣教的新模式。营造全民参与垃圾分类“共同体”。

汇聚志愿者力量,组建“时尚推手”。通过与新闻媒体合作、街道社区宣传、创意大赛等形式,吸引鹿城现有的环保志愿者与学生等热心群众加入“时尚推手”宣讲团队伍,并充分利用网媒、视媒、听媒等宣传载体,为“时尚推手”提供多元化的宣传平台,招募了500多名宣讲员(师)、1500名劝导员以及300多名邻里督导员,在各项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中都起到了“宣传先行,助力推进”的作用。

推行红黑榜制度,营造“干事氛围”。鹿城红黑榜考评阶段采用每次根据比例随机抽取200小区及单位进行考核,并在每月月底通过合作媒体常态发布红黑榜结果。针对红榜优秀单位将给予年内区级垃圾分类考核“免检”称号,并予以见报鼓励。针对黑榜名单上的小区及单位,进行相关整改后自动列入下期考核必查对象,严格实行“达标销号”。

推进公众号建设,打造“第一频道”。鹿城区以近4万种生活垃圾种类数据库为基础,推出“鹿城垃圾分类”在线分类搜索和积分答题科普服务,累计使用人数超过13万人次,其中搜索功能单日使用最高人数达5654人,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效果显著。

(来源:浙江省建设信息港)

分享:
网站地图 办事指南 留言公开 咨询投诉

公安机关备案号:33060202000595 浙ICP备05001334号-1 网站标识码:3306000062

地址:绍兴市越城区洋江西路278号

联系方式:0575-85736322 投诉咨询电话0575-8509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