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三季度城市管理工作综述:合力谱写一曲文明赞歌
湘潭在线11月27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徐美 通讯员 李波)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改头换面”,有了新气象;背街小巷破损路面被修复,杂乱的“蜘蛛网”得以规整,废弃杂物被清理;乱停车、乱占道、乱变道、乱鸣笛的“四乱行为”少了,交通秩序明显好转……在过去的三季度,全市各级城管干部冲锋在前,合力攻坚,为湘潭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了大量艰辛而卓有成效的工作。
最严格的督促考核
日常检查频次更高。三季度,市城管委办公室共组织明检900场4100人次。全面覆盖五区的社区(村),开展逐一排查,列出问题清单,当日对号销号;对问题严重的城乡结合部、城中村重点检查,一日两“回头”,不间断巡查;开展夜间渣土运输专项巡查,确保建筑工地规范作业,路面清洗及时到位。
城管信息处置更快。智慧城管平台试运行以来,极大的提高城市管理效率,精准快速处理城区市容环境、市政设施管理等城市问题。三季度共受理各类城管事(部)件投诉信息25762件,立案派遣25516件,应结案25403件,实际结案25289件,结案率99.55%。
交办督办事项更多,三季度针对重要问题,下发书面交办督办函103份,责成相关单位整改落实。
最感人的工作场景
7月初的一场洪涝灾害席卷了湘潭市,面对抗洪救灾重大考验,全市城管系统与时间赛跑、与风雨抗争、与洪水搏斗,累计出动执法队员1万余人次,全力以赴打好防汛保卫战。
洪水退后,市城管局第一时间开展清淤工作,按照“水退人进”的重要指示,组织局机关、局属各单位共计800余人次,对杨梅洲、窑湾、河东风光带进行清淤工作。各城市区城管部门也参与其中,连续战斗四天,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城管担当,广大群众赞许道“在特大洪涝灾害面前,湘潭城市秩序和市容环境卫生依然保持良好,抢险抗灾,灾后重建行动迅速”。
最难啃的硬骨头被拿下
针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短板,城管部门着重打好三大攻坚战。
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重点规范以井盖为重点的市政建设,整治沿街路面,清理占道经营,规范市场管理,拆除违法建筑,规范餐饮企业。各城市区(园区)城管部门分地段分时段,对超店堂经营、占道经营及露天烧烤、夜宵摊点等乱象开展联合整治,整治主次干道81条,农贸市场25个,查处超店堂经营15969起、市场超摊位经营8451起、流动摊担17807起、露天烧烤1179起,查处油烟直排772起、污水乱倒2070起、垃圾乱扔805起,取缔马路市场81个,如八仙桥菜场、砂子岭107国道沿线、湘钢北路等得到全面规范。此外,“门前三包”责任制全面落实,全市主次干道“门前三包”责任牌上墙率达99%,广大商户业主积极参加。
打好背街小巷综合整治攻坚战。重点对破损路面,架空线缆,废弃杂物开展整治,共出动人员75980人次,共整治95个社区、63个村,清理垃圾72078吨、清除“牛皮癣”133733平米、整治流动摊贩5991起、拆除违法建筑物89221平米、查处乱排污水652起、清扫背街小巷543条、清除卫生死角9813处,全力营造文明清爽的人居环境。
打好交通秩序综合整治攻坚战。重点整治机动车乱停车、乱占道、乱变道、乱鸣笛的“四乱行为”,整治公交车、出租车、电动车、摩托车、非机动车、非法营运车辆、行人的违法违章行为,倡导文明出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运用“守点、巡线、控面”的管理模式,共查处各类重点交通违法5000余起。市交通运输局采取驻站值勤、流动巡查、宣传劝导、现场查扣等措施,深入开展下线出租汽车专项整治行动。公安、城管、运政、工商联合开展整治12次,查处非法运营行为30余起,拖移“僵尸车”20余辆。
最具说服力的创建项目完成
三季度,随着一大批创建项目建设相继完工,城市形象增色不少,市民纷纷点赞。
一是城市路网搭框架。湘江风光带(九华段)、新马路、万楼路、文星门路等新建道路拉通,以及芙蓉大道、莲城大道、羊牯大道等提质改造完成,基本清除了城市交通的梗塞。而交通信号灯、人行道阻车石、标识标线、停车位等道路基础设施也随之完善,交通文明劝导力度加大,湘潭市民出行更方便更安全。
二是园林绿化筑底色。城管园林部门在精字上下功夫,既完成了全市各大项目的绿化同步跟踪工作,又全面维护了全市绿化成果,在园林城市的基础上,注重绿化节点的打造,重点对11处交通枢纽、公园广场及节点绿地进行了立体绿雕景观打造,形成独特的立体绿雕群景观。同时,全力推进拆墙透绿和裸露黄土整治工作,完成裸露黄土整治总任务量的98.5%,整治面积达180.55万平方米;完成拆墙透绿增绿总任务量的98.3%,拆除围墙约20494米,绿化、美化围墙约109322米,城市绿色空间大为拓展;全面清除城市公园、城市绿道中的各类垃圾杂物,在30余公里的绿化带中没有出现槟榔渣和烟蒂。
三是灯饰亮化添色彩。城管灯饰管理部门进一步优化了一桥、三桥、四桥、竹埠港大桥亮化改造项目等重要节点亮化设施,景观亮化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同时,积极对接“三化两拆两改”工作,对韶山路、河东大道、建设路等主干道路的楼宇、立面、广场等实施亮化提质改造,切实完善城区景观亮化运行效果。
四是立面改造显特色。全面完成了建设路、韶山路、河东大道、双拥路、湘潭大道确定实施的三化两拆两改工作任务。其中立面已完成改造楼栋388栋,完成率100%,临街的大楼经清洗、粉刷、重塑后披上了崭新的“外衣”,路边门店招牌换成统一式样,沿线新添亮化工程让整条道路变成了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群众赞不绝口。此外,城区公交站台、农贸市场提质改造、社区公园建设、广场游园配套服务基础设施、城市照明老旧线路改造、主次干道排水井改造等项目都已全面完成,进一步提升了湘潭城市形象,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最难治的乱象得以规范
深化广告牌匾标识整治。拆除牌匾标识4510个、未经依法审批的电子屏设施260处、违规设置的单位指示牌、标识牌737个,拆除并整改污损、残缺、破损的牌匾标识4427个。针对各类大型违规牌匾标识及楼顶发光字,各城市区(园区)制定专门拆除方案,对部分遭暴力抗拒的业主,反复做工作,冒雨拆除,部分存续了十几年的大型违规广告被拆除。
深化占道经营专项整治。雨湖区,主要领导带队指导,对占道经营、超店堂经营、流动摊贩等实行“清零”行动,坚决取缔,取缔率达98%。岳塘区,采取徒步执法为主、车巡为辅的方式,加强对农贸市场、车站、公园、商场、医院、马路市场等场所开展地毯式综合整治。目前,各城市区(园区)都已划定夜宵摊点集中经营场地,初步规范了夜市经营。
深化建筑工地和渣土运输整治。市住建局全力推行自动洗车平台和视频监控设备,加强工地整治。共整治在建工地62个,出动执法人员169人次。查处未封闭施工工地9个、公益广告未达标的工地7个、扬尘控制未达标的工地23个、噪音控制未达标的工地6个,并督促全市所有在建工地开展创文宣传。市城管局全力推行渣土全封闭式运输,对黑车、未达标车辆趁机违规上路、偷运渣土、超量装载的行为进行严管重罚。三季度,全市共查处违规渣土及商砼,散装货运车辆159台次,共计处罚金26万元。
深化“路长制”推进工作。目前,各城市区(园区)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全面落实“路长制”,建立了“路长制”运行机制,推行现场办公制,在日常巡查中,区级路长协调相关部门进行现场处置。各街道、社区及联点相关单位形成横向联动机制,共同完成各路长交办的创文和城管工作任务。同时,“路长制”与“门前三包”相结合,充分调动广大商户业主积极性。
深化智慧城市管理。湘潭市智慧城市管理系统已于6月初全面建成,是省内目前最为先进的城市管理综合系统,建有九大标准子系统,兼具基础数据、视频监控、业务管理等功能,开发了专用智能APP,实现微信互动。该系统自试运行以来,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通过感知采集、专用采集、部门自查和群众发现“四结合”的模式,精准快速地处理城区市容环境、市政设施管理等城市问题。
市容市貌大提质为湘潭市创文成功夯实了基础。湘潭市顺利摘得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广大城管干部欢欣鼓舞。新征程,再出发。全市城管系统将充分总结创文中的好做法、好举措,建立长效机制,营造良好氛围,巩固创文成果。同时,针对建筑工地及渣土运输管理不规范、露天焚烧垃圾、车辆乱停乱靠、厂矿环境卫生差等当前存在的乱象,再发力、再整治,促进湘潭市城市管理水平再上台阶。
(来源:湘潭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