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管”区域如何管?责任区互相延伸10米!
近日,济南市不少市民在趵突泉北门附近发现多了一块宣传牌,上书“此路段禁止摆摊设点占道经营”。
宣传牌是由该市历下区泉城路街道城管委和市中区泺源街道城管委联合设立的。
两个街办城管人员将责任区互相延伸10米,对跨界区域进行交叉管理,避免了盲区。
与此同时,泉城路街道城管委还与天桥区制锦市街道城管委同样设立此类宣传牌。
区域跨界问题向来是政府部门扯皮的“重灾区”,在城管领域曾经更为普遍。这项由泉城路街道办城管委发起的做法,延伸责任区域一小步,很好地破解了“三不管”难题。
自此,三个区跨界地带无人问津、部门间推诿扯皮的现象不再出现,周边环境水平明显提升。
泉城路街道面积小,仅有1.85平方公里,却是泉城的“窗口”位置,趵突泉、大明湖、泉城广场等这些象征着济南形象的景点均侧身其中。
以前,两区边界处是最难管理的地带,有些存在侥幸心理的摊贩被劝离后,再进入相邻街道继续摆摊。占道经营现象无法根治,两区交界处也一直是考核扣分的“重灾区”。
历下区泉城路街道办事处城管科科长张现水介绍说,现在实现跨区管理后,即使流动摊贩跑到相邻辖区,也要彻底劝离。
泉城路街道办与周边街办跨区联合行动以来,双方联合对交界地带进行管理,趵突泉北门、大明湖西南门等两区交界处随时有人盯守,边界不清、服务意识不强等弊端彻底解决。
“以前趵突泉北门卖气球、自拍杆的流动摊贩较多,但是工作人员人数有限,管理起来十分困难。现在与泉城路街道办联手后,相当于双方都充实了力量,而且共同承担责任,再也不存在商贩来回流动的现象。”市中区泺源街道办事处城管科科长崔忠瑞介绍。
张现水说,泉城路街道在两区交界处都设置了禁止占道经营的宣传栏,设立宣传栏的目的一方面是将责任明确,市民遇到问题能找到负责人;另一方面是给商贩起到警示作用,告知商贩两区交界处并非“三不管”地带,不仅有人管而且管得更严格、管理人员更多了,让城市管理往前迈一大步。
泉城路街道在实现网格化的基础上,网格与网格之间也联手管理,网格员主动担责,不管是不是在自己网格内,只要发现问题能自己解决的立马解决,解决不了的及时上报,保证城市管理不留死角。
辖区有界限,服务无界限。泉城路街道不仅主动担责,在清理占道经营现象的同时温情执法。在大明湖西南门附近,工作人员发现一个贩卖自拍杆的游商,经了解得知其家庭困难,一家人靠卖自拍杆为生。工作人员一边讲明政策一边帮助他寻找新的工作,最终该游商成为泉城路街道的“胡同管家”,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
(来源:大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