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超八成执法人员下沉到镇(街) ,基层执法看得见管得了
“大综合一体化”改革,要求以大综合建设为统领,以整体政府理念统筹行政执法,推进行政执法结构性、体制性、机制性系统集成改革,在专业执法队伍力量整合、综合行政执法事项划转、综合行政执法数字赋能、跨部门跨行业联合执法、基层综合执法改革等方面精准发力,形成职责更清晰、队伍更精简、协同更高效、机制更健全、行为更规范、监管更有效的行政执法体系。
今年3月1日,全省“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推进大会召开后,我市积极贯彻落实大会精神,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全力以赴,快马加鞭,奋起直追。我市组建了实体化改革专班,启动了全市“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集中攻坚行动,现改革工作初见成效。
1.执法队伍怎么改?整合精简,力量下沉呈“金字塔”结构
我市通过扎实推进执法队伍整合精简、执法力量下沉,初步构建“金字塔”的行政执法队伍体系。
3月8日全市域完成专业执法队伍精简,更名或撤销执法队伍34支,构建起“综合执法+专业执法”的“1+8”队伍体系(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生态环境、文化市场、交通、农业、应急管理、自然资源、卫生健康)。3月22日,全市311名执法人员转隶工作完成。
同时我市加快实施行政执法事项划转,全市综合行政执法事项达1336项,综合执法事项占比24.06%(省定20%),综合执法事项领域覆盖率65%(省定60%),并与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签订职责备忘录。
此前,越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稽山中队就办理了一起由越城区人力社保局移交的案子,内容为越城区稽山街道某KTV涉嫌违法使用童工。稽山中队对该移交案件进行立案。经调查,该涉事公司雇佣一名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推销酒水工作,使用不满15日,执法人员根据相关规定对涉事公司处以2500元的罚款。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这是实施行政执法事项划转后,越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办理的第一个人社领域的案件。
“金字塔”的行政执法队伍体系,顾名思义,大部分执法力量在基层。为此,我市印发《关于深化部门执法人员和编制“县属乡用”的实施意见》,全市锁定执法编制数4116名,其中县乡一线执法编制数3715名,下沉县乡比率90.26%(省定85%);下沉乡镇(街道)执法人员3184名,占比82.67%(省定60%、市定65%),其中综合执法83.67%,专业执法81.56%。
人员到位,基层执法保障要跟上。6月10日,上虞区章镇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正式入驻新队房。新队房科学划分接待大厅、执法调解室、培训会议室、指挥大厅、办案室等各类功能场所,并配置了联合执法办案中心和相关站所办公室,助力各站所派驻人员集中办公、联合执法行动快速高效集结。
目前,我市正围绕“两美五队”核心目标(环境美、队伍美;政治建队、素质强队、依法治队、制度立队、智慧治队),推进基层中队规范化建设,全市现有基层规范化中队85个,其中执法队员人数达标中队78个,全市达标率91.7%;办公用房达标中队83个,全市达标率97.6%;燃油执法车辆达标中队85个,全市达标率100%。
2.基层执法怎么改?一支队伍管执法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河道非法采砂,威胁水利安全,让嵊州市黄泽江沿线的乡镇(街道)备感压力。由于该事项涉及水利、公安、林业、自然资源和规划等多个部门,过去乡镇(街道)发现非法采砂制砂后,需要协调各部门处置。属地是“看得见、管不了”,部门则是“管得了、看不见”。
自“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后,赋予乡镇执法权,乡镇不但“看得见”,也“管得着,管得了”。去年以来,我市多个乡镇(街道)试行“一支队伍管执法”,不仅解决了困扰乡镇基层治理多年的多头执法、分散执法和执法扰民等弊端,集镇环境卫生、社会治安、交通拥堵等问题也得到了改善,群众满意率大大提升。
今年年初,嵊州市黄泽镇综合执法队队员接群众举报,称有人在嵊州市黄泽镇黄泽江前良村段河道采砂,执法队员立即赶往现场,发现当事人未经审批擅自组织他人在该河道管理范围内用机械设备采砂。在第一辆货车刚装载完成准备驶出采砂场地时,执法人员现场阻止并送达了《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后执法人员根据《浙江省河道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作出行政处罚。
今年,我市继续着力拓展“一支队伍管执法”,在黄泽、崧厦、店口等乡镇(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省级试点基础上,有序深化试点扩面,乡镇(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数由12支上升至76支。
“一支队伍管执法”还为我市全面推行“综合查一次”提供了便捷。上虞区根据“综合查一次”的监管理念推出了“餐饮监管一件事”场景应用,该场景包含了对餐饮经营者油烟排放、餐厨垃圾处置、后厨卫生、食品安全、消毒餐具规范使用,以及经营场所消防安全等6个领域,共11个检查事项。“一支队伍”去“综合查一次”,达到了新常态下“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的监管创新要求。
据了解,今年全市已累计开展“综合查一次”9942次,发现问题2954个,立案查处637个,超过去年全年总量。有力减少重复执法和执法扰企扰民,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3.执法如何更高效?数字赋能全向贯通场景应用模式新
“大综合一体化”改革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发挥数字化改革引领、撬动、规范作用,持续推动执法监管数字应用先行先试。柯桥区、诸暨市被确定为“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省级试点。
目前,柯桥区“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应用已与柯桥区基层治理四平台打通。其中“亚运场馆一件事”场景应用已被列入全省“监管一件事”场景目录。“亚运场馆一件事”整合了关联的11个监管部门37项监管事项与7个执法部门37项执法事项,所有亚运场馆建设运行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可以在第一时间派遣至责任单位处理解决,实现了问题对象全覆盖、内容全要素、流程全闭环和服务全方位。
诸暨市发挥“枫桥经验”发源地优势,在全省范围内首创“枫桥式”智治执法系统,实现行政执法与社会治理有机融合,监督与效能监察紧密联系,源头预防与事后服务互补统一,有效提升综合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
“枫桥式”智治执法系统于4月起在枫桥镇试运行,该系统覆盖综合行政执法、大数据、司法、水利、公安等部门10余套涉及基层治理系统,把直接产生的数据自动交汇到系统,然后系统对问题库线索进行分类流转,实现数据资源、应用平台、案件移送等全向贯通,助推“一支队伍管执法”体系建设,提升基层执法质效。
新昌县则继续优化综合执法“快查即办”监管场景,依托智能识别系统和指挥调度系统,借助前端感知设备、AI智能识别技术,通过智慧城管平台和综合执法办案平台,快速下达指令,指挥就近特勤队和网格员快速处置,形成闭环,实现可视化、扁平化执法,做到一般案件快速发现,5分钟内响应,30分钟内办结。目前,综合执法“快查即办”监管场景已落地形成,违法停车、流动摊贩、油烟监管、控违拆违等14类常见城市管理问题均已实现“快查即办”。
另外,越城区的“乡村旅游景区监管一件事”——鉴湖国家湿地公园数字化场景应用、嵊州市的“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纪检监察嵌入式监督应用和“招生安”大数据监督应用得到省级部门认可。
(来源:绍兴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