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县聚焦“四化”完善生活垃圾处置体系
在城市建设和人口规模高速发展下,“垃圾围城”的警报时时响起。为深入推进桐庐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力打造全国生活垃圾分类文明示范县,按照“生态环保、循环经济、绿色发展”的新思路,桐庐县着力完善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建设县循环产业园,提升垃圾处置能力及资源回收利用率,打造与桐庐全国文明城市发展相匹配的垃圾分类运行体系。
桐庐县循环产业园项目位于桐庐县经济开发区,总用地面积3864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2801.95平方米,包含再生资源分拣回收及易腐垃圾末端处置两个项目。其中,再生资源分拣中心20000余平方米,易腐垃圾处置区域4000余平方米。
坚持“长远化”目标。以“长期、稳定”为目标,桐庐县政府落实项目用地70亩,指定县国投公司出资约2.4亿元,建设集固废资源化利用、环保宣教等功能于一身的循环产业园项目。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对可回收物进行全品类分拣处置,协同处置全县的有害垃圾、大件垃圾,处理能力初期为150吨/天;易腐有机废弃物处置及高值化利用区可用于易腐垃圾处理,处理能力为100吨/天;年回收处置能力总计超过 10万吨。同时,产业园内还配套有面积612平方米的科普教育基地,作为校园环保教育的“第二课堂”,通过“流浪迷途、净塑再造、求取新生”三个区块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垃圾分类处置的重要意义。
坚持“标准化”执行。前期通过广泛考察和调研,认真比选国内外相关项目技术、工艺,经过专家论证,制定科学合理的招标文件。在招标过程中,由专家根据各投标单位工艺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以及其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程度,从技术可靠性、持续性、安全性、节能性等多个维度进行评审,选定技术成熟、工艺可靠、环保高效的技术方案。在工程建设中,严格监督中标单位按照设定的工艺和挑选最优的设备进行系统集成。
坚持“智慧化”管理。通过采用集约化方式,有效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类垃圾处理设施分散建设、分散管理模式带来的规划落地难、资源化循环利用难等问题,通过各类设施集中布局、协同处置、联建共享,降低了建设运营成本,提高了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依托数智技术应用,搭建园区智能管理系统,将园区环保、安全、消防等事项全部纳入,在线开展安全监测、AI预警、智能决策等,助力发展“无人值守”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针对园区各类直接、间接碳排放活动,建立碳排放监测系统,准确获取园区各主体相关数据,实现碳排放在线监测的智能化和可视化,以达到减污降碳、源头治理的目的。再生资源分拣中心还配置了标准化的再生资源分拣设备,具备智慧物流、精细化分选、大数据监管等功能。通过建立再生资源清运系统,利用互联网系统和物联网设备对分类回收数据进行采集和运算,设定最优清运路线,智能调度车辆进行清运,减少资源浪费的同时达成高效管理。持续推进“两网融合”,智慧联动再生资源清运系统与环卫清运系统,实现可再生资源与其他生活垃圾的统一分类收运和循环利用。
坚持“循环化”利用。依照循环经济的理念,最大限度回收利用各类生活废弃物的价值,确保进入园区的废弃物在安全处置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对废家电、废金属、泡沫、塑料、废纸、旧纺织、废玻璃、大件垃圾等各类可回收物进行分拣回收和深度加工,通过精细化分选为下游利用企业提供高纯度原料。易腐垃圾处置项目中产生的尾水可作为污水处理中的碳源补充,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的同时降低处理成本,也可作为无土栽培营养液,对蔬菜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
(来源: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